上海市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議
2021年3月16日 ★ 上海
3月16日,2021年上海市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回顧了全市基層衛生健康工作在“十三五”時期取得的顯著成效,立足本市基層衛生工作實際和特點🧎🏻➡️,對2021年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回顧“十三五”,我們做了這些
“十三五”期間上海基層衛生事業踏上新臺階,相關工作有力推動上海醫療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整體能級提升,全力守護廣大社區居民健康福祉✌🏿。
製訂了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建設標準🏄🏿,明確了上海未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功能定位🧉、服務內涵與建設標準
全市新建、改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分中心)133家,新建🗺、改建服務站(村衛生室)471所
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有33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分中心,783所服務站與1169所村衛生室
完成219家智慧健康驛站、34家社區發熱門診𓀂、225家社區發熱哨點診室建設
打造為“服務+管理”功能平臺,創新性地建立了標化工作量標準🌡,建立起了社區衛生科學管理製度
2020年,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標化工作總量超過2.2億個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遍實施了全面預算管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行管理更加精細化
截至2020年底,全市家庭醫生“1+1+1”累計簽約超過800萬人🫙,常住居民簽約率超過30%
老年人、慢性病人、兒童📆、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簽約率超過77%
簽約居民中60歲以下人群占比從2017年的25%提高到2020年的49%
全市社區門急診總量近年來始終保持全市各級醫療機構門急診總量三分之一以上
2020年本地居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比例近五成,疫情防控期間🕕,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量達到全市門診量七成
簽約居民在簽約醫療機構組合內就診率達70%👨🏼🦲👩🏿🍳,社區就診率達到接近60%
簽約居民高血壓規範管理率89.4%,糖尿病規範管理率88.2%
每年8萬張家庭病床🤱🏼,提供超過80萬人次上門居家醫療護理和健康管理服務
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提供居家或病房安寧療護服務
連續15年實施社區門診診查費減免📺,引導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下沉社區,每年超過9000萬就診人次受益
15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兒科診療服務,占全市社區總量64%
全面開展社區延時服務,實現午間門診全覆蓋和雙休日門診全覆蓋
每萬人全科醫生超過4名,其中規培醫生占近1/3
社區高級職稱比例提升至17%👨👨👧👧,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從2015年41%提高到61%
綜合實施“全科+專科”、“專科+全科”、多點執業、執業加註等路徑🌛⛏,疊加兒科、康復、心理等專科服務
深化社區綜管、預約診療🤞🏻、家醫簽約管理和管費用“四大信息化平臺”建設
推進社區互聯網診療服務👮🏻♂️🦹🏿,提升居民就醫便捷與體驗
在“十三五”收官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國,在之前工作堅實基礎上,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員出動,全面參與道口排查🕯、隔離觀察💆🏻、居村委人員培訓🏄🏻、復產復工復學指導,助力群防群控。累計隔離觀察93萬人,其中境外來滬62萬人🏎,守牢了國門、城門和家門,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社區網底。
全市十大服務行業滿意度第三方測評中,社區衛生服務連續五年排名第一;
在今年的全國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議上⛽️,上海基層衛生健康工作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領導高度肯定;
在全國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中,兩年來累計有16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推薦標準,受到國家表揚🔅。占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量的67%,位列全國首位。
展望“十四五”🪳,我們要這樣做!
“十四五”規劃是我們未來五年推進基層衛生健康工作的“綱領”,年度重點工作來源於“十四五”規劃,服務於“十四五”規劃🧘🏿♂️,兩者目標一致🧑🏼⚖️,相輔相成。開局之年尤為關鍵🈺,開局決定全局,開好局🌋,起好頭,進一步做實做優社區衛生服務,確保各項工作協同推進㊙️,保證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繼續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的戰線上。一方面要當好“監測哨”,做好預檢分診工作🤷🏿♀️;另一方面要當好“守門人”🚝,聯防聯控、屬地化管理👩🌾,同時要做好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依托為民辦實事項目、醫聯體建設等載體🎷,著力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康復🪤、護理🏌🏼、健康管理”三大中心功能⛹️♀️,從康復中心建設起步,2021年重點建設一批示範性康復中心⛩,“十四五”期間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建成社區康復中心🧜🏽♀️。
場地設置上👨👩👧👦,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的康復治療區域要達到300-400平方米;
硬件設施上🫐,對照國際先進水準🏌🏿,引入與配置先進、智能又適宜在社區使用的設施設備,優先配置以康復機器人等為代表的現代化康復設施設備;
服務模式上🧔🏽,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治療區與康復病房為重點🦸🏿♀️,並逐步延伸到服務站🥾、養老機構等功能社區👵🏿,以及居民家庭中👐🏿;
隊伍能力上,要采取“全科+專科”🤼♀️、多點執業🚛、崗位培訓等多種形式結合的方法,發揮“康復治療師”作用🧑🦯。
對達到上海新一輪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功能與要求的,予以掛牌為社區醫院。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增設專科科目。以護理🙍🏼、康復功能為主設置床位。規範落實家庭醫生簽約、疾病篩查☝🏻、雙向轉診、健康追蹤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內容🪃,開展社區公共衛生應急預防與管理,協同實施公共衛生應急事件處置。提升康復、護理與居家服務能力。
遠郊地區👨👩👧🫦,按需率先建設社區醫院👭,逐步擴大建設範圍⛷🧑🏭。參照上海社區醫院的建設標準對各區申報的社區醫院建設單位予以評審🤽🏽♂️🔟。
數量:推進多層次的有效簽約🔅😅,研究製訂符合在校、在職人群健康需求的個性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將簽約服務優先延伸至校園、企業等場所。
質量🧘🏿:夯實有效服務,落實簽約居民每年1次的健康評估👩🏿⚖️,實施不同內容、分層分類的簽約服務包🚁。
堅持促進優質資源和醫療服務兩方面“下沉式”發展,做好社區兒科診療服務、家庭病床服務💁🏽、安寧療護服務🈚️、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互聯網社區服務等工作。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始之年。上海基層衛生健康工作要繼續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積極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社區疫情防控,不斷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級,服務城市發展,服務人民健康🂠。在落實好國家交辦的任務同時💁♂️,將國家要求與上海實際緊密結合🧒🏿,與上海重點工作緊密融合,在推進中體現上海特色與上海水平。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作出新的貢獻🏋️,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