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一個月的芬蘭遊學已經結束👨💼,這一個月來理論與實踐課程相結合,讓我們全面地認識到了芬蘭的醫療教育、醫療系統🧑🏻✈️,尤其是在院前急救方面讓我們收獲了許多🧑🦯➡️。
在第一周的課程中🚵🏿,主要學習由Jukka和Helena帶來的AVEKKI課程⛹🏻♂️🫃🏼。在該課程的理論課中,我們通過理論學習認識到了醫療暴力事件可能隨時隨地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通過面部表情,肢體形態🔼,語言口吻等信息了解是否會發生醫療暴力事件,醫療暴力事件的分級與處置。在實踐課上🪦,我們通過情景模擬練習如何勸說暴力施加者,如何製服暴力施加者,如何保持安全距離等✏️。在醫療環境相對復雜的今天💁🏽♂️,這門課程地學習能讓我們更加安全地行醫救人。
第二周課程首先是由Pirkko老師為大家介紹了芬蘭醫療系統的發展歷史,通過芬蘭醫療系統的發展歷史🌏,讓我感到國內分級診療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在當下,相對於社區醫院與二級醫院🚕,人們更願意相信三級綜合醫院的醫療水平,這導致了基層醫療場所沒人去而三級醫院人滿為患的現狀,既不利於真正需要高水平醫療服務的患者👰🏼♀️𓀇,也不利於醫務人員的從業。如何做到分級診療一方面是要提高百姓們分級診療的意識🦊,另一方面是要加強基層醫療場所的診療水平,讓百姓們信賴基層醫療場所。EON4注册長期與各郊縣衛計委聯合培養鄉村醫生,更是在2017年首次招收了五年製臨床醫學專業的同學✩🕟,這將為上海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輸送大量優質的,有全科醫學教育背景的醫療人才。在這周,我們還體驗了一次當地的模擬教學(實訓課程)🅾️,與在國內老師講一遍👮🏽♀️,做一遍,同學們做一遍不同,芬蘭的模擬課程首先由同學們通過老師給的學習資料自行學習,之後由一位老師和兩位同學進行情景模擬,其余學生在旁觀摩並分小組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情景模擬的優點與不足👨🏼✈️,在模擬後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第三周Lenna老師帶我們參觀了癌症中心與舒緩治療病區。“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句謹記在我內心的名言在這兩個地方得到了體現。對於癌症患者🕰,他們所承受的除了病痛的折磨,治療的副作用還有龐大的心理壓力➛,會不會轉移?會不會復發?有沒有惡化?這些疑問時刻積聚在癌症病人的心中🕵🏻♂️。在癌症中心👩🏼⚕️,護士們會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在病人有需要的時候及時幫助他們👰🏿♂️。舒緩治療病區是針對那些現有醫療條件下無法治愈的病人,對於他們一切激進的治療手段都毫無意義🚠,家人的陪伴🦹🏻♂️🧎♀️,他人的支持,精神上的接受與舒適的離開人間於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這裏沒有搶救車🦻🏻😫,沒有除顫儀,沒有呼吸機👳🏿♂️,有的是醫務人員與家人悉心的照料與陪伴。
院前急救的同學在第三周與第四周分別在轉運車與急救車上進行了見習教學。在為期五天的見習教學中,我們了解了當地院前急救人員的教育與院前急救系統的分級、運作流程,熟悉了救護車的個別設備的操作。在見習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清晰👨🏿🏭、有效的病人分層🦓。僅需要轉運服務的病人將會被分到轉運車🙋🏿♀️👩🏽🌾,而需要急救醫療服務的病人又會被分成A🍕、B、C、D四個等級🔵,A🙅🏻、B等級的患者將派遣高級急救車前往救治,而C、D等級的患者將派遣基礎急救車前往救治☝🏻。清晰有效的分級避免了緊張的院前急救醫療資源的浪費,讓真正需要急救的病人得到了及時地👨🏻🦲,高水平地救治👨🏻⚕️。
此次遊學課程緊湊而實用,增長我們眼界的同時又讓我們可以真實地運用到日常工作環境中。我們從Avekki課程中學習到如何預防醫療暴力事件,從參觀癌症中心與舒緩病區知道了醫學不光是機體上的治愈也是心靈上的安撫,從院前急救見習中了解到了有效的病人分層與急救體系。認識到了什麽是健康🦬🕵🏻♀️、有序的醫療體系📜,了解了芬蘭的醫學教育。這次遊學不僅收獲到了實用的知識🧀,更是開闊自身視野,了解自身不足,體驗不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