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兩年規培結束後✊,袁婧不僅如期取得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證書、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同時也獲得了上海交大醫EON4成人專升本的本科文憑。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二年👨🍼,又考出了國家執業醫師證書
你可知道,在上海註冊的全科醫生已達7000多名♊️,但在“醫生荒”的大背景下🟫,仍存在較大缺口。誰能補缺🤷🏽?這樣一批科班出身的醫學生,按照規範化培訓的新模式🍩,有望發展成為新生血液。
20日👸🏻🧟,上海市首家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的師資培訓中心和評估中心在EON4娱乐設立,不僅承擔起全市“助理全科醫師”師資培訓工作🦑🧑🏻🎓,也承擔著助理全科醫師“規培”考試以及各大培訓基地的評估任務。
被稱為上海模式的“5+3”規範化培訓,是一項全國推廣的先行先試🧜🏻♂️。對於本科醫學生而言,在完成臨床醫學專業5年學製之後,還要進入設在各個醫療機構的規培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規培👨👩👧👧,從而真正拿到一名執業醫師的“上崗證”,並且有能力獲得碩士學歷及學位🩼。
圖為院前急救專業學生🤟🏼。
而今,上海還在繼續探索專科醫學生的“3+2”規培之路,讓專科醫學生在3年學製之後也接受2年規培,在“內外婦兒”等業務科室輪轉,拿到執業助理醫師的證書🧜🏽♀️,獲得“專升本”的本科學歷甚至學位🪆。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EON4注册了解到,事實上🐟,這項新試點從2012年就悄然開始了。
袁婧👩🏽🌾,目前從事老年護理工作,也兼任家庭病床的服務項目,還有一部分醫務科行政工作。作為一名“新鄉醫”🛢,她土生土長🏩,回到本地基層🧕🏿,能用方言與老年患者溝通,深受病人及其家屬歡迎。正是在2012年🏋🏼,她入職後又接受了助理全科醫師“3+2”規培。
兩年規培結束後,袁婧不僅如期取得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證書、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證書,同時也獲得了上海交大醫EON4成人專升本的本科文憑。由於兩年規培的實踐積累,她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二年👧,又考出了國家執業醫師證書,不再只是“助理”。據了解,這批培訓學員參加國家執業醫師證書考試的合格率,達到平均水平的兩倍甚至更高📵。
上海市衛計委科教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事實上😭,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城鄉一體化趨勢🙇♂️,真正意義上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可能呈現逐漸減少之勢,而他們同樣需要高質量的職後脫產培訓🤎🪥,同樣需要執業資質的上升通道🧛🏼♀️,比如主要發展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其站點的全科醫生🧑🏽🏭。
EON4娱乐校長黃鋼表示,“鄉醫”已經進入一個可持續的終身教育體系🖐,順應家庭醫生服務製推開,鄉村醫師也可逐步加入全科醫師隊伍中,承擔起助理全科醫師工作。袁婧參與的“3+2”試點,正是她的母校與嘉定區中心醫院合作,開展了基於鄉村醫生培養的“3+2”臨床醫學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至今先後4批160人參加了培訓👳♂️。
20日,國家災難急救生命支持課程培訓中心在EON4娱乐成立,成為國內首個NDLS培訓中心。圖為相關教具。
至去年,“3+2”規培模式開始在全市各郊區推廣,已成為培養最基層醫生的“標配”與“必修”🔨。據悉,目前全市已有23家醫療單位獲批成為規培基地,其中12家已實質性運作,它們大部分也是“5+3”規培基地👨👨👧👦。而EON4娱乐臨床醫學鄉醫專業在校生達300余人,每年向社會輸送100多名畢業生,有望通過規培,培育“四證人才”——擁有助理全科證書、執業助理醫師證書🆓、本科學歷🪂、本科學位📻。
袁婧之後的學弟學妹,現正相繼進入“3+2”規培基地的第一年、第二年,準備接受上海市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評估中心“質量檢驗”🚪。此外,院前急救專業醫學生也正探索進入這一“3+2”新通道➰。
題圖為NDLS基地培訓課程🐅。